地下行者:地铁检修工的无声守护
五一假期,当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当大多数人享受闲暇时光时,却有一群人在午夜的钟声里整装待发,钻入城市的地下脉络,开始他们最为紧张的工作。地铁检修工,这些鲜为人知的地下行者,用勤劳的双手守护着数百万人的出行安全,他们的劳动节---是隧道深处的坚守与付出。地铁检修工的工作时间一般在夜间。当最后一班列车驶回车辆段,当站台的灯光渐次熄灭,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深夜十一点到凌晨四点,这五个小时是他们的“黄金时间”。在狭窄的隧道里,在幽暗的设备间中,他们打着手电,仔细检查每一寸轨道、每一组道岔、每一根电缆。螺丝是否松动、踏面是否磨损、信号是否正常,这些细节关乎次日数百万乘客的安全。五一期间,客流量激增,设备负荷加大,检修工作更需万无一失。这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与责任感的工作。现代地铁系统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工程,检修工必须掌握机械、电气、电子等多方面知识。在潮湿闷热的隧道环境中,他们时而弯腰钻入检修坑,时而攀爬在设备架上,工作服上总是沾满油污与灰尘。一位老检修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找茬,找到那些可能引发故障的隐患,解决它们。”五一劳动节的意义,在这些地铁检修工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诠释。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对社会的承诺与责任。当清晨第一班列车安全驶出,当乘客们舒适地享受便捷出行,这正是检修工们最大的成就感。他们不需要鲜花与掌声,列车的平稳运行就是最好的褒奖。在这个歌颂劳动的日子里,这些地下行者用专业与坚守,诠释着劳动最朴素也最崇高的价值。 
2025.05
02
节日里的“逆行者”,他们的守护从未缺席
五月的阳光洒向城市,节假日期间,当人们卸下工作的疲惫,踏上旅途或与家人欢聚时,“地铁人”依旧在地下深处,用坚守诠释着劳动之美。他们的身影,是节日里最动人的风景,也是城市交通最坚实的守护者。轨行区里,轨道检修工们身穿醒目的工装,头戴安全帽,携带检测仪器与维修工具,如同守护轨道的“逆行军”,沿着线路有序前行。地铁客流量大幅增加,轨道承受的压力也远超平日,对线路巡查频次和检测精度都需要更加细致。弯腰贴近钢轨,仔细检测每一处轨道的几何尺寸、高低水平;用手电筒反复照射轨缝,查看是否存在细微裂纹;蹲下身子,用扳手检查每一颗扣件的紧固程度,只为保障节日期间地铁安全运行。接触网是地铁列车运行的“能量线”,直接关系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为确保节日期间地铁运营安全平稳,接触网专业的职工们一丝不苟地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他们检查接触网悬挂状态是否良好,零部件连接是否紧固,绝缘子是否有破损,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变配电系统设备的巡视、电力数据的统计分析、蓄电池运行参数测试,以及消防应急器具的检查维护等,这些看似琐碎的检修项目,构成了变配电系统的安全防线。每一颗按标准力度重新紧固的螺丝,每一条规范的巡检记录,都是对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有一群人总是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用辛勤付出为市民的出行保驾护航,也为石家庄地铁的安全运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5.05
02
五一我在岗,守护不“打烊”
为了保障五一期间地铁正常运营,给乘客提供舒适、高效的乘车体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就是--AFC巡检技工。五一运营保障战线上,他们化身AFC系统的“守护者”,提前开展设备“体检”,制定应急预案;值守期间,争分夺秒处理多起突发故障,化身“引导员”耐心服务乘客。以专业与热忱为笔,书写责任担当,为节日出行的顺畅有序贡献自己的力量。刘硕正在检修出站闸机回收模块张宗光正在检修自动售票机纸币识别模块申童正在查看服务器状态卢博颂正在协助乘客买票AFC巡检技工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者的伟大和奉献。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为城市的交通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2025.05
01
虽然看不清你们的样子,但能感受到地铁服务的温度
春日的清风温柔地吹拂,阳光闪耀着。石家庄地铁工作人员守护乘客平安出行,用温暖的双手和声音让春天的温度吹拂到乘客心中。近日,石家庄地铁谈固站工作人员如往常般忙碌,突然电话铃声响起,行车值班员接到新百广场站通知:两名视障乘客即将从谈固站下车,需协助出站前往长安万达广场。值班站长和客运值班员询问立即赶往站台。列车进站后,工作人员迅速锁定两位视障乘客。值班站长搀扶乘客下车,客运值班员全程守护在乘客侧后方,实时提醒乘客注意脚下。"前方三步是平路""右侧有自动贩卖机请注意……"温暖的声音在车站回荡着,两名工作人员护送乘客走过站台、乘坐垂直电梯、走过出入口通道……在工作人员耐心陪护下,最终安全将乘客护送至长安万达广场负一层。两名乘客多次致谢,“虽然看不清你们的样子,但能感受到地铁服务的温度。”
2025.04
08
轨道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首期启动
3月18日,轨道集团2025年度高技能人才培训第一期在培训中心正式开启。本次培训由人资部培训中心联合运营分公司共同组织开展,来自地铁运营一线的500余名职工将分批次参与。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的方式开展,覆盖变电设备检修工、接触网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行车值班员、行车调度员共5个工种,旨在全面提升各工种人员的综合素能。培训分7期进行,每月举办1期,每期为期2天。培训等级包括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其中高级工培训150学时,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100学时。为保证培训质量,培训中心与运营分公司紧密协作,提前制定了完善的培训方案。在讲师遴选上,选择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高级及以上职称员工或部门业务骨干担任培训讲师。在课程制定上,协同讲师研讨制定培训要素细目,精进培训课程内容。在培训管理上采用“辅导员+讲师”双重管理学员的模式,共同维护课堂纪律,严格遵守课堂公约,确保良好的培训秩序。在培训形式上,创新性的采用差异化培训形式,高级工和高级技师采用线上培训,借助线上培训平台与灵活的时间安排,助力学员提升学习效果;技师采用线下培训,充分利用培训中心的培训设备设施,在面对面教学中强化经验交流与实操技能。 今后,培训中心将按计划有序推进各期培训,并依托轨道集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对参加培训的员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持续为员工打造优质的学习成长平台,为轨道集团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2025.03
18
17分钟生命接力!多岗位联动守护乘客平安
“各岗位注意!上行列车22档门有乘客抽搐,做好接应”近日17时30分许,石家庄地铁3号线东里站对讲机里急促的通报,瞬间激活了整个车站的应急体系。一场多岗位协同的生命救援在列车与站台的喧嚣中紧张有序的展开。在东里站站台,早些知情并先行随车照看乘客的新百广场站站台岗、保安迅速将乘客转移至站台;东里站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拨打120并联系家属,行车值班员安排保洁员提前至出入口接应救护车,值班站长安排员工架设屏风隔离现场、疏散人群,为乘客留出安全空间。客运值班员半跪在冰凉的地面,面对身体抽搐、意识模糊的乘客,同步展开基础救护: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垫高头部防止二次伤害,持续安抚意识模糊的乘客,助其逐渐恢复意识,“别怕,放轻松,我们都在!”17时42分患者身体逐渐不再抽搐,手指恢复轻微颤动。行车值班员精准调度,确保急救通道畅通,值班站长现场统筹,从乘客发病到送医的17钟内,多岗位紧密配合,全程守护。17时45分,120抵达后,由值班站长引着担架队协同医护人员将乘客安全转送省二院,并实时向家属同步告知现场情况。 这场无缝衔接的救援背后,是石家庄地铁常态化应急机制的支撑,是地铁日常应急演练的实效体现。从快速响应、专业处置到人文关怀,石家庄地铁员工以高效协作温暖守护平安出行。
2025.03
13
12 3 4 5
查看更多